绕线扎线机在调节过程中,由于涉及机械运转、电气控制和人工操作交互,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,避免机械伤害、触电或设备损坏。以下是调节时需注意的核心安全事项:

一、调节前的准备安全
停机断电
调节前必须按下设备急停按钮,断开主电源开关,并在电源处悬挂 “正在维修 / 调节,禁止合闸” 的警示牌,防止他人误启动设备。
部分设备带有气动 / 液压系统,需同时关闭气源 / 液压源,释放残留压力(如通过排气阀排空压缩空气),避免部件突然动作。
环境检查
确保调节区域无杂物堆积(如线材、工具、油污),地面干燥防滑,避免操作时绊倒或滑倒。
照明充足,避免在昏暗环境下调节精密部件(如绕线轮、扎带切割刀),防止误操作。
工具与防护准备
使用符合规格的工具(如绝缘螺丝刀、内六角扳手),禁止用手或不合适的工具(如铁棍、扳手代替撬棍)强行撬动部件。
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:防滑工作鞋、防护手套(避免手部被锐边划伤),长发需束起并佩戴发帽,防止卷入旋转部件。
二、机械部件调节的安全要点
旋转 / 运动部件防护
绕线轮、传送带、机械臂等旋转或往复运动部件,调节时需确认已完全静止,必要时手动转动检查是否卡滞,避免启动后因卡顿导致部件飞出。
禁止在设备运行时用手触摸绕线轴、扎带切割刀等危险部位,调节间隙、轴距等参数时,需用工具辅助定位,而非徒手比划。
张力与压力调节
调节线材张力(如送线轮压力)时,需逐步测试,避免瞬间调至最大张力,防止线材断裂弹出或设备过载。
扎带收紧机构的压力调节(如尼龙扎带收紧力度)需匹配线材规格,过紧可能导致扎带断裂飞溅,过松可能影响固定效果,调节后需试扎 1-2 次观察。
部件安装与紧固
更换绕线模具、扎带导向轮等部件时,需确保螺丝、卡扣完全锁紧,防止设备运行时部件脱落(如模具松动可能导致线材缠绕偏移,引发卡线或碰撞)。
禁止在调节过程中遗留工具(如扳手、螺丝刀)在设备内部,避免启动时工具被卷入损坏设备。
三、电气与控制系统调节的安全
电气部件操作
调节 PLC 参数、触摸屏设置或接线端子时,需确认断电状态,禁止带电插拔信号线或模块,防止短路烧毁电路或触电。
若需带电测试(如调试传感器灵敏度),需由专业电工操作,且手部保持干燥,站在绝缘垫上,避免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。
传感器与限位调节
调节绕线计数传感器、扎带位置限位开关时,需避免遮挡或碰撞感应区域,防止设备误判(如传感器失灵可能导致绕线过度或扎带漏扎)。
测试限位功能时,需缓慢手动触发(如用工具推动限位杆),观察设备是否立即停机,确保急停机制有效。
四、调试与试机安全
分步试机
调节完成后,先进行 “点动” 测试(单次触发绕线或扎带动作),观察各部件运行是否顺畅,有无异响、卡顿或偏移。
首次连续试机时,操作人员需站在安全区域(远离旋转部件和出料口),并准备随时按下急停按钮,防止突发故障。
线材与扎带适配性测试
试机时使用与生产规格一致的线材和扎带,避免用不合格材料(如过粗线材、破损扎带)测试,防止卡料或设备卡阻。
若出现线材缠绕混乱、扎带断裂等问题,需立即停机,重新检查参数(如圈数、张力),禁止在设备运行时徒手整理线材。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禁止违规操作:不允许为追求效率跳过安全步骤(如不关机直接调节扎带刀),不随意拆卸安全防护罩(如绕线区域的防护栏)。
记录与交接:调节后的参数需记录存档,若多人操作,需明确交接调节内容和注意事项,避免后续误操作。
定期检查安全装置:调节前需确认急停按钮、过载保护、漏电开关等功能正常,发现损坏立即更换。